English

翻耕 科学的沃壤

2000-07-06 来源:光明日报 范春萍 我有话说

不可否认,人的感觉在许多时候是屈从于暗示的。翻开刚刚出版的福建教育出版社“木犁书系·我思文丛”新作《触摸科学》书页,品读清新的书系总序中对一种“简易、笨拙而又凝重、厚实的农器,在我们的祖先歌哭于其中”的“广袤荒原上”犁出“文明处女地”的描绘,似乎真有一股泥土的芬芳扑面而来。

《触摸科学》是清华大学刘兵教授的学术自选集。该书由“科学史的理论研究”、“科学哲学、科学史及科学文化专题研究”、“科学家传记”、“科学与艺术”、“随笔·书话”几部分组成,纵横触及科学的方方面面,既像是在翻耕一片土地,又像是在描绘一尊活体——“木犁”和“触摸”之书系名和书名这个我想是设计中疏忽了的小小不睦在这里实现了矛盾的统一。

不难理解,前两部分是该书的灵魂内容,特别是对“辉格史学”的批判、对科学革命的理解、从科学史角度对科学哲学作用的剖析、对女性主义与科学史关系的阐释,以考据的方法探讨“玻尔与超导物理学”的关系,以及像“基础教育改革与科学史”、“从西方生态女性主义视角看中国的‘天人合一’”、“风口浪尖上的科学”等等文章中的核心观点等,均属于渗透在作者骨子里的东西,在几乎每一篇文字中都见得到这些灵魂的影子。由此也可看出作者是文品和人品相统一的人。文如其人。刘兵是那种思想活跃、旁及众多,不愿将自己的思路拘泥于一处的学者。

如果说占此书约一半篇幅的前两部分是标准的学术研究成果的话,后几部分则基本属于“非学术”或介于这两者之间的一些文章,当然其间也有些本属学术论文但对专业领域之外的读者亦可接受的作品。对于一位学者而言,学术研究成果自是其安身立命之根基,但《触摸科学》中后一类并非只为专业领域中少数人所写的东西,却可以说是刘兵与他那个领域中大多数学者有所不同的、以人文视角“触摸”科学文化,打破专业界限面向更广泛读者写作的明确体现。因此,他既对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做许多细致的理论、专题研究,也经常使自己的学术思想闪现跃动在游玩笑闹之中,而细观他哪怕是一篇细小的文字,却一定有精道、新颖的论点抛出。在这两种颇为不同的文风和文体之间,通过对“辉格”史学、“科学革命”、“女性主义与科学史”、对“天人合一”的不同见解、对科学与艺术不同视角的阐释,以及渗透在数十余篇看似琐碎的科学家传记和随笔、书话中的观点,整体上捧出的是作者因其“触摸”而在自己心目中树起的科学之形象。人类思想文化的历史就是这样在琐屑中、在勤恳的耕耘者对沃壤的翻耕中进步的。

《触摸科学》刘兵 著福建教育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